
四方賓客在十八洞村欣賞苗族非遺展演。林彬攝
苗瑞祥
鄉(xiāng)村振興怎么樣了?脫貧攻堅扎不扎實?其實答案,就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
11年前的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11年來,這個小山村實現從貧困到富裕的華麗轉身后,又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更成為國際交流的橋梁,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經驗”的魅力。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湖南的貧困山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通過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鄉(xiāng)村旅游、勞務輸出等多元化產業(yè),十八洞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躍升至25456元,實現了質的飛躍;排碧村的樟樹港辣椒通過直播帶貨走出大山,為村集體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馬鞍村的柿子樹不僅美化了環(huán)境,更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成就,就在點點滴滴間,映照著鄉(xiāng)村振興的深遠影響。
發(fā)展中國家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經營管理研修班8個國家近30名外國學員在十八洞村體驗苗繡。楊澤江攝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十八洞村就像“火車頭”,在推動區(qū)域脫貧中發(fā)揮著“領頭雁”的作用。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建檔立卡、建強隊伍、靶向施策、有序退出、防止返貧,分別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穩(wěn)”的問題。如今,十八洞村奔向鄉(xiāng)村振興的經驗更廣為傳頌,被爭相效仿。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育、勞有所得……一幢幢小樓在鄉(xiāng)村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小汽車奔跑忙碌,將致富之路越走越寬,鄉(xiāng)村振興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
老撾地方政府中高級干部湖南研修班成員與十八洞村民互贈友誼信物。吳向申攝
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不僅在國內傳為佳話,更在國際上引發(fā)廣泛關注,推動著國際交流,共繪全球減貧新藍圖。從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實地考察,到與老撾瑯勃拉邦省聽松村締結為“國際姊妹村”,十八洞村不斷拓寬國際交流的渠道,與世界分享減貧經驗。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等國家的學員在此學農,華裔青少年探訪脫貧歷程,非洲青年媒體人探尋減貧密碼……國際交流活動增進了中外友誼,更讓十八洞村成為世界學習“中國經驗”的新窗口,為全球減貧事業(yè)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鄉(xiāng)村振興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向“新”而行,腳踏實地,攜手共進,“湘”村振興的壯麗圖景必將激勵湖南人民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而奮斗不息。
責編:周冠成
來源:紅網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開拓創(chuàng)新 成就電氣“小巨人”
岳塘區(qū)“我愛湘潭我的家”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活動暨“活力湘潭 快樂走娃”活動啟動
文旅新區(qū)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見“世外桃源”
我愛湘潭我的家|岳塘區(qū):歡天喜地鬧元宵
岳塘區(qū)舉行2025年新春升國旗儀式
新春走基層丨搖錢社區(qū):集體經濟結碩果 村民分紅笑開顏
“我愛湘潭我的家”岳塘區(qū)“我們的節(jié)日·歡樂迎元旦”暨“心相蓮·搭把手——岳塘樂幫”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集市(書院路街道專場)舉行
岳塘區(qū)“強國復興有我”思政微課總決賽舉行
下載APP
分享到